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13米长的北极露脊鲸骨骼,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展示价值。

13米鲸骨骼捐赠砂博物馆 具重要研究与展示价值

(古晋18日讯)砂拉越博物馆近期接收到一批珍贵捐赠,其中包括一具13米长的北极露脊鲸骨骼,该鲸骨最初于2024年11月在砂拉越塞都库岛海域发现,并成功由博物馆与砂森林局工作人员打捞上来,现已成为博物馆动物学收藏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展示价值。

砂旅游、创意产业及表演艺术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卡林,今天连同砂遗产理事会召开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砂博物馆将为这具鲸骨找到展示位置,它将是该馆中的第三具鲸鱼标本或鲸骨。

除了鲸骨,博物馆还收到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捐赠,包括传统金匠工具、两顶太阳帽、来自打马庚的古老巴冷刀、两只未上釉陶瓷花瓶和两只铜锅:

1. 传统金匠工具与机器。由已故金匠张世成先生(译音)之孙张敬文先生(译音)捐出,套件包含加工金条用之传统机器、工具与招牌,估计已有93年历史,原属“瑞兴金庄(Chop Swee Hin)”。

2. 1963年建国初期两顶遮阳草帽,由佐尼拉威(John Lavery)捐赠,其父母贝尔与邦拉威曾任教于林梦,草帽具有英殖民时期历史意义。

3. 打马庚百年老巴冷刀。由叻威斯蒙谷捐赠,刀具据称来自其祖先于20世纪初击退猎头族战斗中所获,历经世代传承。

4. 未上釉陶瓷花瓶两件。由 莫哈末里扎尔(Mohd Rizal bin Bujang)捐赠,其父在1970年代于山都望海域捕鱼时发现,具有地域考古价值。

5. 两口铜锅。来自古晋甘榜杜邦的达鲁法拉清真寺,用于社区传统共餐活动,推估已使用超过70年。

这些捐赠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历史与文化收藏,推动了砂拉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自2022年开幕以来,婆罗洲文化博物馆已成为砂拉越的重要旅游景点。截至2025年6月16日,博物馆共接待了11万7095名游客,累计游客总数已达到135万4275人次。

此外,其他博物馆如美里石油博物馆、伊斯兰遗产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在吸引游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这些博物馆已接待了7万9575名游客。

传统金匠工具与机器。由已故金匠张世成先生(译音)之孙张敬文先生(译音)捐出,估计已有93年历史,原属“瑞兴金庄(Chop Swee Hin)”。

 

砂博物馆获得古物的捐赠,两把打马庚百年老巴冷刀和两件未上釉陶瓷花瓶。

 

两顶1963年建国初期的遮阳草帽,具历史意义。
Tags: #ch

TVS provides up-to-date news, captivating dramas, and diverse programmes on channel 122 MYTV, Unifi TV and Astro. Stream TVS live now on the MYTV Mana-Mana, Unifi TV and ASTRO GO apps.

Follow us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tvsarawak , @tvs122

Instagram: @tvsarawak, @TVS_Entertainment

Telegram: @tvsarawak

TikTok: @tvsarawak, @tvs_entertainment

X: @tvsarawak

YouTube: @tvsarawak, @TVSEntertainment

WhatsApp: TVS

 

Berita Berkai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