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11日讯)古晋德教会济兴善社社长陈瑞兴表示,”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的名言,常用来形容中医界那种伟大的爱心与精湛医术,致力于行善救人。
他昨晚为由其领导的济兴善社举办的安康爱心中医团队义诊活动推介时表示,董奉、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德,始终是后人传颂的楷模。
陈瑞兴感谢由台湾许国模领导的安康爱心中医团队及本地中医师,参与主持此次义诊活动,让社区有需要的民众能够从中受惠。
他指出,”杏林”一词作为中医学界的代称,已有数千年历史,源自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传说。董奉与同时代的张仲景、华佗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他引用历史记载,提到董奉的医德,曾要求病人若治愈重病,就要在山坡上栽五棵杏树;若治愈轻病,则栽一棵。
“十余年后,庐山一带的杏树已郁郁成林。这种精神使得‘杏林’成为中医的象征,人们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圣手’等来称颂医家的精湛医术。”
陈瑞兴还提到,华佗和张仲景在医学领域的伟大贡献和精神,造福苍生,他们的形象和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依然被后人缅怀与尊敬。
另外,安康爱心中医团队总监许国模表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医德,它也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体现人性与理性的光辉。
他提到,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的名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许国模强调,中医药文化已走向世界,”医贵乎精,仁术济世”这一准则,是中医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积极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