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砂星座诗社主席黄泽荣(左二)赠送两本新书予砂旅游、创意产业及表演艺术部副部长陈超耀,并由该部首席助理秘书蔡静芬(右二)代收。左为《徜徉心田阡陌》作者田思;右为《大蓝河》诗集作者李景光。

黄泽荣:星座诗社推动文学传承 马华族文化变局中坚韧绽放

(古晋13日讯)砂星座诗社主席黄泽荣强调,在确保大马华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上,文学传承与重塑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他说,族人共同推动、一起耕耘、彼此扶持、热血守护,正是我们打造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范式”的最深原动力。

他提到,大马华人社会一直在时代风雨中坚持文化传承,积极应对多重挑战,不仅保有自身文化基因,更在生存困境中不断探索路径、重塑认同,走出一条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双轨路。

“正因如此,大马华人社会成为全球少数能在制度不利、族群边缘化中,依旧保持文化活力的成功典范。”

黄泽荣今天出席砂星座诗社丛书21《徜徉心田阡陌》(田思著作)与星座诗社丛书22《大蓝河》(李景光诗集)推介仪式上致词时,如是说。

他认为,《徜徉心田阡陌》与《大蓝河》不仅是田思与李景光多年耕耘的心血结晶,更是马华文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延续。

“它们的出版标志着砂拉越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也承载着星座诗社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不懈追求。”

黄泽荣说,“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范式”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文化生命体,它非封闭地保存传统,而是在持续更新与重构中,展现出强韧的自我生长力。中文文学,正是这条文化命脉中,最能唤醒认同、启发思考、凝聚精神的核心载体。

他续称,文学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遗产的核心。“文学的传承与延续”正体现了文化可持续性。通过文学,我们得以保留文化记忆、价值观、历史经验与集体智慧。

“传承非对过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精神内核的理解与再创造,使之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意。文学创作者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把握时代脉动,创新形式与内容,让文学在延续中不断升华。”

他提到,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文学正在悄然转身,越来越多创作者尝试以现代叙事的语言,展开跨媒体的探索。作品走进网络、走进影像,走向一个比以往更加广阔的世界。文学依然能在时代巨变中,发出有力回应,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呼吸的生命体。

他相信,在新趋势下,未来的文学创作者,将把更多心力投注在创意的闪光、情感的深处与人性的回响之中。而人工智能(AI)则在幕后,提供技术与效率支持,协助写出更深刻的故事。

TVS provides up-to-date news, captivating dramas, and diverse programmes on channel 122 MYTV, Unifi TV and Astro. Stream TVS live now on the MYTV Mana-Mana, Unifi TV and ASTRO GO apps.

Follow us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tvsarawak , @tvs122

Instagram: @tvsarawak, @TVS_Entertainment

Telegram: @tvsarawak

TikTok: @tvsarawak, @tvs_entertainment

X: @tvsarawak

YouTube: @tvsarawak, @TVSEntertainment

WhatsApp: TVS

 

Berita Berkaitan